决定去大坠岛的那天,原以为会是个晴朗的好天气,没想到车子刚刚驶近泉州台商投资区张坂镇玉霞村时,老天爷就开始变脸了。厚厚的云层像是忽然崩塌了,大雨狂泻而下,天地间一片哗然风雨声。狂风、暴雨,出海时最讨厌遇上的气象状况,突然之间就真实地展现在我们面前,也预示了这次探岛行动将朝更加刺激的“冒险行动”演变。
到了玉霞村(据说从这里的海边到大坠岛的直线距离最短),看看风雨一点儿稍歇的意思都没有,只能勇往直前了。由热心的玉霞村书记骆锦辉带路,我们一行5人,硬着头皮扛着伞就往海滩冲。由于玉霞的海边没有码头,接送我们的渔船无法靠岸,所以,我们只能搭乘“冲锋筏”到海中,然后再登上渔船去大坠岛。说是“冲锋筏”,实际上就是一大块木粕泡沫绑上尾浆机组成的简易漂渡工具。
风卷层浪,整个大海摇晃得像个醉汉。5个人被2个船工带着,甫一踏上“冲锋筏”,就被颠了个七荤八素。为保持重心向下,只好集体蹲成一排,牢牢 地抓着小筏上的固定物。“糟,进水了!”不知道谁尖着嗓门叫了一声,大伙低头一看,果然,整个“冲锋筏”上全是水。海水先是淹没了不幸的脚踝,然后又漫过 憋曲的小腿……可怕的是,也许是因为承载过重,筏内的水位还有向上攀升的态势!
所幸,船工们的身手了得,稳稳地驾着小筏在狂风大浪之中穿梭,而且谈笑自若、毫无惧色。看到船工们如此镇定,我们也不慌了,身体内像被注入了非凡的勇气一般,平静地看着汹涌的波涛。
驶离海滩七八百米后,“冲锋筏”与渔船成功在海上会合,我们终于平安地、湿漉漉地登上了大渔船。
“绿宝石”的出现
雨渐渐变小了,不过整个海面上,却依然弥漫着淡蓝色的轻雾,这使我们很难分辨远处的细节。那大海的深处,巨大的潜流暗涌,而且不时有一些小岛屿、大礁石耸出水面,就算是经验丰富的老渔夫,在这里行船,也不敢掉以轻心。
“这儿的海上有两种灯塔,一种是‘白火’,一种是‘红火’。常年行船的都会懂得,遇见‘白火’(即白灯),就该往南绕走,因为那里有岛屿。遇见 ‘红火’ (即红灯),则应该向北行驶,因为会有暗礁出现。”骆锦辉指着海面上的出现的两种灯塔为我们解释。“在海上还要懂得一些气象谚语,这样可以预知天气变化情况。譬如,‘有雨山戴帽,无雨山没腰’,山上如果有乌云罩住,就代表要下雨了,如果仅仅山腰被雾围绕,那是雨要停了。而对于岛屿,边上有雾,而岛上无雾,那是说明要起风了。”
正在闲聊之间,突然一道强光透过重重云层,射入大海深处,激起一种幽幽的紫色波光。居然出太阳了!
阳光就像魔术师一般,驱散了海上雾气,把周遭的景物全给变了出来。这时我们才发现,就在离船不到一海里的地方,有座巨大的海岛正在静默地等待着我们。岛上树林郁郁葱葱,在阳光的映射下,泛出一种墨绿色的光芒。那就是大坠岛了,泉州湾入海口最美丽的“绿宝石”。
曾被遗忘的岛屿
大坠岛确实曾被开发过。
在船靠岸时,我们就能看见一条长约2公里的水泥堤直通入岛。在沙滩的左手边,有一个早已建好的码头,上面还有一些残存的建筑物外売。据骆锦辉介绍,建码头的这个地方,以前曾是一个小岛,因为外观像个巨大的马头,所以被唤作“马头”岛。后来,开发者将“马头”削平,取石建成了码头。如今,“马头” 无处再觅,令人惋惜。
沿着水泥堤向岛心行进,我们不难看出,当初的开发者的确是煞费苦心来改造这个海岛。岛上沿路两边栽有铁树、棕榈树、针葵等等树木,绿化相当不错,岛上的设施也较齐全。而通向几幢小别墅的路上,园林的设计风格让人感觉颇有置身东南亚旅游景区的味道。只不过,如今的别墅荒废发霉,道路满是枯枝落叶,实在无法联想起当初繁华的景象。
在半山腰有一幢红白相间的三层小洋楼,据说这里以前想盖成酒店的,但终因投资者资金链断裂,没有完工。进到小洋楼里,我们看到由于年久失修,满屋疮痍,屋外大树的枝干甚至已经入侵到楼中来。斑驳的四壁,仿佛在诉说大坠岛那段被遗忘的凄清岁月。
独具三个天然海湾
在海岛上,绿色林区在很多地方没有连绵成一片,中间常被巨大的金黄色岩壁切断,翠绿杂糅着金黄,倒也使得岛屿看上去更加多姿、妩媚。岛上到处可见奇石异岩,或似鳄鱼,或似雄狮,或似飞鹰,远远看,像在山林之中,聚集着诸多飞禽猛兽一般。个中还有一块“泪岩石”,据骆锦辉介绍,此石煞是怪异,在石 头缝隙之间,常年都有水流渗出,由于面朝外海,倒像是海岛因为思念远方的陆地,而在默默抽泣。
由于占据独特的海上地理位置,大坠岛在100多年前,就曾被外国人觊觎过。据文史记载,在道光年间,英国人就常运载鸦片至大坠岛,再通过洛阳、陈三坝及晋江河市等处,运至仙游发卖。1839年,一艘洋船曾抛泊在大坠岛洋面上,被清朝水师开炮轰走,20多名洋寇还命丧于此。
登上岛顶,我们站在几块巨石上向下俯瞰全岛,发现这座岛居然独具三个天然海湾。在西北、东北方向各有两个较大海湾,呈U形状朝外打开。在这两个 海湾之间,还有一个较为狭长的V形海湾。有了这三个优良的天然海湾,在岛上不管是要停船还是卸货,应该说都非常便利。骆锦辉告诉我们,已经有人准备在玉霞一带开发游艇俱乐部项目,如果能跟大坠岛的旅游资源相融合,未来前景令人看好。
往更远的岛外眺望,我们可以清楚的看见小坠岛。据介绍,小坠岛在涨潮时,会被海水分为东坠和西坠两岛,只有当潮水退去后,中间连接的礁石群,才会露出海面。东坠和西坠就像是拦在大坠岛前的一道天然屏障。
守岛人:居住33年
在回沙滩的路上,我们遇见了以蔡氏夫妇为首的一群守岛人。蔡氏夫妇在岛上已居住了33年,受雇看护海岛十几年,可以说这个海岛就是他们的第二故 乡。如今,在岛上暂住的人数已经达到60多人,他们大多数是以租地种紫菜为生,收入相当不错。蔡氏夫妇在岛上开了间杂货店,有卖像面包、饼干、方便面这样 的食品,也有手电、电池、绳索这样的户外探险用品,大大方便了从各地来的驴友、游客。“我们也有自己的船,游客需要时,我们也可负责接送他们。”不少岛上住民这样表示。随着这几年,到大坠岛上游客的日益增多,像烧烤、小炒、海鲜档等等,也都在岛上陆续出现了。
大坠岛正好处于泉州湾入海口的中央位置,南下就是石狮祥芝,北上就是张坂,从这两地坐船到岛上,都只有半个小时的海程。大坠岛作为岛屿的地理优势明显,可以想像,如果能够得到更好的开发的话,充满商机的它是有机会变身为一个“金银岛”的。
登岛攻略
【乘船】 可找渔民租船,小船(可坐六、七人)往返约需300元/艘,大船(可坐一二十人)往返约需500元/艘。
【装备】 海上风大,最好穿厚一点的衣服。如果要过夜的话,帐篷、棉被等须自备,岛上没卖。
【照明】 岛上尚未通电,只有守岛人自己用电机发电。电力短缺,最好带上手电筒。
【水源补给】 岛上有淡水,补给方便。
【干粮来源】 岛上有杂货店,面包可乐方便面都有,甚至还可炒菜小酌。
【通讯联络】 通讯畅通,移动、电信、联通的讯号岛上皆有覆盖。
行者无畏
冒雨坐船登大坠岛原本不在计划之中,如果可能的话,我们还是宁愿选择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,带着快乐的心情去登岛。
不过,天有不测风云。户外行走时,经常会遇见不可预知的事件。既然遇见,就要冷静面对。世界顶级登山家布本多尔夫先生说过,“山在那里,你永远都不可能征服,我们要征服的其实是内心无形的东西,征服自己是最难的事。”在冒雨坐船登岛的过程中,我们其实也是在征服自己。
前面的路,还会很远。对于行者来说,畏惧就意味着放弃和一无所有。想要到达目的地,带着谨慎的乐观前进,会让一切变得更加容易.